第121章 海贸的可观利润2_诈宋
笔趣阁 > 诈宋 > 第121章 海贸的可观利润2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1章 海贸的可观利润2

  刘官人一番话,令席间几人大开眼界,便是见识眼界远高于几人的安维轩此刻也是好生的补了节课。

  “除本朝的丝绸、茶叶、瓷器外,我朝的书籍也是深受高丽、倭人与南海诸国喜受,输入必有暴利。”刘官人继续说道。

  安维轩说道:“刘兄,小弟虽入仕不久,但也从朝中邸报中看到过一些禁令,朝廷将书籍定为禁物,交易到国外要判处入狱两年。”

  “蛮夷之所以称主蛮夷是因为其文化落后,本朝文化领先与诸夷不知多少年。”刘官人说道,转而笑道:“盛唐时皇帝开明,然我朝官家并无盛唐帝王那般气像,不止疆土缩水,连书籍也禁止向外传出。然就是这条禁令一出,立时繁荣了商业,商人逐利,禁令的背后就意味着走私可以带来丰厚的利润……”

  “刘官人所言极是,商人逐利而行,就像盐铁茶酒,朝廷禁令再大,依旧是有人铤而走险的。”一旁的谭员外点头道。做为商人,谭员外对海贸之事也有听闻,说道:“我闻唐亡后至本朝初年,以宁海三门湾船帮最为有名。”

  听到谭员外提到宁海三门湾船帮,刘员外笑道:“不才正是宁海人。”

  谭员外笑道:“谭某果然没有料错,之前谭某就在想刘官人是不是与三门湾船帮有什么关联。”

  听言,安维轩很是不解,问道:“岳父大人,刘兄,三门湾船帮,是为何意?”

  “贤婿一心苦读圣贤书,不知道这三门淡绿船帮也在情理之中,但在我大宋若为商贾不知三门湾船帮,怕是教人笑掉大牙了。”谭员外笑道。

  顿了顿,谭员外接着对自家女婿说道:“宁海除了山,水也有名。三门湾与本朝是极为出名的,唐亡后至本朝三门湾是本朝航帮的聚集地。听闻当年吴越王钱弘俶曾担舍近求远过台州刺史,天台山的高僧德韶后成为吴越国的国师,

  吴越蒋承勋、蒋衮等海商世家,频繁往返于明州、杭州、台州与东流之间,多次充当吴越国与东瀛的民间信使,并奉吴越王钱弘俶之命,到日本购请天台宗教典。极至本朝,三门湾出现了庞大的航帮船队,其中著名的有郑仁德、周文德、周文裔、周良史等,周氏一族是本朝海商世家。”

  说到这里,谭员外将目光投向刘官人,笑道:“刘官人,恕在下孤陋寡闻,所知极为有限,不知是否有缺漏之处贻笑大方,还请刘官人斧正!”

  “谭公对我三和湾航帮果然很是了解。”刘官人点头道,刘官人与安维轩同辈相交,自然对谭员外用以尊称。

  刘官人接着说道:“那周家曾被我朝太宗皇帝指定为三和航帮之首,论渊源,那周家与我家还有姻亲关系,正是得了这层关系,我刘家才得以置办些家业。”

  安维轩听言,抱拳道了声失敬。这周氏能被太宗皇帝指定为航帮之首,又是奉旨出航,俨然己经有了官商的身份,地位自然是不低的。

  刘官人继续说道:“三和航帮之所以能兴起,还因前唐年间,东瀛废止了遣唐使之举,故而我朝与东瀛来往皆落在了船帮的身上,自本朝雍熙年间,宁海商人郑仁德从白峤港头发船于同年孟秋抵达东瀛起,随后我朝官府才与东瀛有了联系,自此三和航帮往来我朝与东瀛之间,充当起我朝与东瀛联系的纽带,故而才得以兴起。”

  说到这里,刘官人却是轻叹了一声说道:“然有兴便有衰,三和船帮至今日己不复从前,江河日下耳。”

  “何意?”谭员外不解。

  刘官人接着说道:“现下不比本朝初年,明州港己不比当初,本朝太祖皇帝起于广州兴设市舶司,收课舶税,明州港便日渐衰落,据言广州市舶课税占本朝市舶近半,又至本朝建炎南渡后继广州之后泉州港兴起,明州港又渐衰落,更不如从前。”

  安维轩说道:“占城、真腊、吕宋皆在我朝之南,天竺、大食在我朝之西,广州、泉州港兴起,实在情理之中。”

  “安兄竟熟知地理堪舆?”听安维轩言,刘官人略有些吃惊,毕竟本朝官员能熟知本朝地理便不错了,没想到安维轩对海外也了解一些。

  “在家读书无聊之时,看了些杂文闲书,故而知晓些道听途说。”安维轩搪塞道。为尊书院“未想到探花郎博学多闻。”刘官人抬举道,又说:“去岁春夏我曾去往广州、泉州,朝州扩建了广州城,建筑了广州蕃坊,广州多有红发碧叟的波斯人、天竺人、大食人,甚至还有更远之地的番人,据说数以万计,本朝于神宗年间便大修学校,允诸蕃子弟入学,时蕃人船帮兴起,挤占我宋人船帮。”

  “莫不是波斯、天竺等国的船运水平高于我大宋?”安维轩问道,又言:“在家读书地,曾读前唐刘恂撰的岭表录异,文中言:夷人通商于邕州石溪口,至今谓之獠市。贾人船不用铁钉,只使桄榔须系缚,以橄榄糖泥之。糖干甚坚,入水如漆也。”

  “探花郎果然博学多闻!”听安维轩言,刘官人赞道,接着说道:“探花郎所言不错,至西洋蛮夷本朝初年甚至现下造船不使用铁钉还使用缝合法,就是安兄所说的用桃榔须系缚,以橄榄粮泥之,比起我朝海船差的远了,然而波斯、大食人善于学习,又善于经商,只是……。”

  说到这里,刘官人话音顿了一顿,言道:“我等商贾之所以争不过番人,是我朝律令所致?”

  “何意?”安维轩不大明白。

  刘官人言道:“我朝造船之术确是独步,然我朝有律,私人不得观测星相,航海需要以星相定位,观测星相之人少了,便无法定位难以行船其闪我朝武器管制,商贾贱业不等持有军用器械,便打不过又当海盗又做海商的大食人。远航,不是船好就能妥当的。”

  本朝的律令只能约束的了本国百姓,于未上岸的番人与商贾,大宋是无权管制的,这使得番人可以在海上为所欲为,大宋船帮渐渐衰落的原因之一。

  后世西方史载,宋时大食人垄断了东西方的海贸,用的是宋人所造的船,宋朝廷怕民间船只出海不受朝廷约束而起事,故而约束民间海贸,只要能收取市舶课税便可,以至于南宋末年大食人于泉州城坐大,以至蒲寿庚助元廷围捕宋末二帝大肆捕杀民众。

  “此也是我等担心之事。”当了半天听客的谭员外开口道:“听闻海商皆是半商半盗,行船之上最怕水匪海盗……”

  “怕他做甚!”这时一直当做听客的郑雄开口道:“昔年郑某为官军时,两军阵前不知斩杀了多少金贼,些许海盗算的了什么?”

  听言,刘官人微惊,又有几分欣喜的问道:“这位郑官人以前做过官军?”

  郑雄倒也不避讳:“昔年,郑某与我身边这位林兄都曾于岳帅帐下听用,后便解甲归田回乡务家。”

  刘官人眼前一亮,随之摇头叹道:“可惜郑官人不是水军出身,若有水军出身的军卒,于船上大有用处。”

  对此,郑雄不以为意,大手一挥说道:“当年岳帅爷于洞庭洞大败钟相杨幺,军中不乏离知水性的水军士卒,若刘官人用的着,郑某愿意教人前去招揽……”

  “老郑,此举有违朝廷规制!”不等郑雄将话说完,一直未曾言语的林道士开口阻止道。

  “黄澄澄的金子、白花花的银子,为何能教那番人赚不能教我大宋子民挣,这端的是毫无道理。”郑雄是个直人,很是不忿的说道,随后又是一笑:“朝廷还教商贾不许走私我大宋书籍,还不是照样有人向东瀛、高丽夹带带我大宋的图书?想要赚钱就别守规矩,守规矩就别想赚钱!”

  “郑官人所言极是,西域诸国所出货物到我大宋皆是暴利,为何只能教那番人赚钱,我等却连汤水也喝不上?”身为商人,重的自然是利,刘官人听言点头道,又很是羡慕的说道:“据说出自天竺的胡椒百斤值一两银,在我大宋买一斤胡椒要钱十两到二十两,何止百倍之利!”

  此话一出,不止是谭员外与林道士,便是安维轩也是有些坐不住了,如此高的暴利有谁能经得住诱惑?难怪那些大食人会垄断海贸,不教人分一杯羹。

  安维轩忽开口道:“按理说,刘兄家族世代行商,家中应不缺水手!”

  刘官人叹气道:“我三门船帮自是不缺水手,然我大朝不许私人大量持有武器,更不许持有铠甲,否则以谋逆罪论处,若有人告发,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,有此约束如何能与那海外番人抵斗搏出一方天地?”

  对此,郑雄笑道:“兵器之事自是好办,这水手换上可靠的人马便可,正所谓富贵险中求,没有胆子还赚什么大钱?”

  刘官人如何不垂涎海贸之利,然今日所议事干重大,并非自己一人能够做主,思虑片刻才说道:“待诸位行过几次海贸赚足了本钱之后,我等再议西行贸易之事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