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3章 谁也不想接手呐_诈宋
笔趣阁 > 诈宋 > 第323章 谁也不想接手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23章 谁也不想接手呐

  “我来与二位介绍一下,这位是我家师伯的二子,太和县学的举子周青周师兄这位是我吴县同乡,太学生肖英宣肖学兄。”

  钱塘门外一处僻静酒楼雅阁里,安维轩立于主位,旁边立着两个士子装扮的人物。

  肖英宣、周青二人相互拱手作礼,口中互道久仰之后才随着安维轩一同坐下。

  待二人坐好,安维轩只说道:“此次学报之事,多谢二位兄长相助。”

  安维轩话音落下,周青立即开口说道:“驸马客气,那学报所载内容一不能针贬时弊,二不能破旧立新,尽是拍马溜须、阿谀奉承词,所谈论之事也尽是空谈虚妄的大话空话,可谓误国误民,教人恶心之至。”

  紧接着,肖英宣也说道:“强制我等购买学报,闲暇之余我也认真看了几期,对报上所载内容我归纳了一下,大抵是皇上圣明,秦相贤良。祥瑞频现,家国中兴。国泰民安,四海升平。”

  “肖学兄总结的极有道理。”听言,周青立即说道,又言:“自那学报创刊起,歌颂官家的有七篇,拍秦相马屁的有八篇,写谷生双穗、白鹿显现、竹生米实的有五篇,尽是报喜不报优的虚话套话,如何能教人看得下去。”

  肖英宣谈兴很高:“周兄说得极是,似这等报纸,我等如何能看得下去,再者说那送报的报工,更是一副趾高气扬的模样,教我行同窗很是看不过去,气愤之下便有了那般看似不智举动。”

  “人不疏狂枉少年,我等疏狂一次又有何妨。”周青很是有书生气的说道,又言:“此事发生后,我等皆以此事为荣,天下士人对我等之举,在言谈间亦颇有赞赏。”

  他二人说话,大有相见恨晚,互相吹捧之嫌,更教安维轩有插不上话的感觉。

  在寻常人看来,太学生员与府学、县学生员殴打学报送报工,只是因强买强卖报纸而起,但事情真的有那么简单么?

  秦末造反的陈胜说:天下苦秦久矣。当下的大怂朝又如何不是这样,士子哪来的闲钱去买那拍秦桧马屁的学报,时间久了自然是一肚子的怨气火气无处发泄。

  常言道: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。所以此次生员们闹事,没人怂恿能成事么?

  而安维轩就是那个幕后看不见的推手,在周青、肖英宣二的推波助澜下,打了送报工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,真正大不了的是之后造成的影响。

  没有安维轩发力,周青是不会从临安府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举子的同样,肖英宣想要从群英荟萃的太学生中出类拨萃,没有安维轩的帮助也是很难做到胜出一筹。

  之前,安维轩向晃谦之讨价还价的第二个名额,便是给肖英宣的。

  今日,安维轩约二人出来,一是教二人相互认识,二来也要提点一下。

  临散去前,安维轩更是叮嘱:“我虽与人打点过了,然事事变幻难料,二位兄长还是要勤加努力以备明岁春闱。”

  ……

  坐上了朝思暮想的礼部尚书位置,晃谦之一副愁眉苦脸之相,全然没有做了尚书的喜悦。

  朝廷里所有人心中都明白得很,眼下坐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上,与放在火上烤没什么两样。

  周执羔因学报而败走麦城,晃谦之为之愁眉苦脸,在所有人眼中看来,这学报就是个祸害。

  起初便有人认为,礼部办报这件事,本来就是安维轩有意与周执羔挖下的一个大坑。依照目前的发展势态来看,这种想法应该就是事情的真相。

  晃谦之从礼部侍郎升任礼部尚书,侍郎的位置空了下来,天下正四品的官员何其多,但止步于此的更多。所有人都知道七品到六品是一个坎,而四品到从三品,也是一个坎。

  四品官只要迈过这个坎,做了从三品的侍郎,就算是正式进入朝廷中枢了,但这只是登堂,真正的入室则是,从三品升到正三品成为一部尚书。

  礼部侍郎出了缺。为了这半品,以往不知有多少人会削尖了脑袋往这个位置上钻,但现在所有四品官都是持观望之态。

  十月初一朝会,银台司与身为执宰的秦桧像征性的奏了几件事,赵构在龙椅上依旧像往常一样,答了几个“知道了”或是几个“照例”,随后就无事可奏了。

  做了朝官,安维轩依例就得上朝,只不过这般大场面,都是按事先准备好的流程来走,寻常官员是没有抛头露面的份,真有事只是再在偏殿奏对。

  “臣有本奏!”悠悠书盟就在百官都以为常参朝完毕,要么回去吃早饭,要么回去补觉时,新任的礼部尚书晃谦之出列拜道。

  “晃尚书且说。”丹陛之上的赵构示意道。

  只听晃谦之奏道:“陛下,据臣所知,礼部办报一事,原本是由礼部知识产权司郎中安驸马所奏议,臣以为陛下当准许安驸马当初所奏,要么裁撤报务院,将其并入知识产权司,要么教安驸马兼任报务院郎中一职,由安驸马主理办报一事。”

  此言一出,无数人的大脑开始运转起来。有人暗道晃谦之是老狐狸,利用办报之事狠狠的算计了安维轩一把,将这个锅直接踢给了安维轩,自己落得清闲,报纸办得砸了也与自己无关。

  “陛下,自登报普及知识产权法后,我司事务渐多,臣愈加忙碌,这办报之事实是分身乏术。”安维轩直接拒绝掉,又向晃谦之拱手说道:“我大宋能臣干吏众多,能胜任此职者甚多,还请尚书大人再另择贤能举荐。”

  另择贤能?

  听得安维轩一句话,殿中许多四五六品官不由的神情一滞,更是将脖子往回缩了缩。

  办报这个坑有多大,朝廷里谁不知道,不管是四品升从三品的侍郎主管报务院、还是五品平迁报务院使,或是六品进迁报务院使,这个都是个有去无回的死亡之坑,没人会往这坑里跳。

  就在安维轩话音落下后,吏部侍郎沈虚中出列向上奏道:“陛下,臣以为安驸马博学多识,见闻广阔,这报务院使之职非其莫属。”

  随即,一向与安维轩唱反调的巫仍也是出例奏道:“陛下,臣以为沈侍郎所奏甚是,知识产权司虽为初立,却己显露效果,正所谓能者多劳,这报务院使的职位非安驸马莫属。”

  捧杀!

  安维轩脑子里闪过一个词。

  这些人是要将安维轩高高捧起,再狠狠摔下的节奏呐!

  殿中与秦桧保持距离的一干臣子心中这样想。

  “陛下,臣分身乏术,实难任之。”听这二人言,安维轩忙说道,接着又上奏道:“陛下臣举谏,臣的同年,绍兴十八年榜眼现任秘书省校书郎,吴、益王府教授董德元,任报务院使一职,董校书博学多闻持成老重,任此职必能另有一番气象。”

  安维轩话音落下,只见那秦熺出列,说道:“董德元老成持重,办事甚佳,但我秘书省一时还离他不得,所以还请安驸马另觅他人。”

  显然,秦熺不会教手下党羽掉这坑里来。

  董德元,绍兴十八年殿试时欲点为第一,因其有荫官在身,故而改为进士第二名,因此赵构赐其“恩例与大魁等”,时称“恩榜状元”。

  董德元登科之后,初任左承事郎佥书镇南军节度判官。时秦桧有意选拔“世无名誉,柔佞易制者”为党羽。董德元功名来之不易,视官禄如泰山,故谨慎从职之余,有意依附秦桧,因而在秦桧的推举下,升迁甚速。先为秘书省正字、校书郎,吴、益王府教授,近来有消息说,秦桧欲教其任太常博士一职。

  显然,这些都是清贵官,意味着董德元前程不可限量。安维轩明知道秦桧等人会拒绝,还是要恶心对方一下。

  “既然秦提举不肯割爱,那下官再举荐一人。”恶心过对方后,安维轩又向上奏道:“臣举荐枢密院编修林一飞……”

  听得安维轩言,那一直不曾言语的秦桧不由神情一震,挑了挑眉头并将目光投向安维轩,眼中有精光闪现,面上更有沉思与厌恶之色。

  旁边的枢密使余尧弼见得自家大腿模样,忙出列说道:“安驸马,林编修初资历尚浅不足以任报务院使一职。”

  林一飞是秦桧早年与婢女私通,生下的儿子,秦桧惧内,怕王氏责骂,将儿子送与福建姓林人家。及至年长,林一飞知自己身世,来寻秦桧,碍于王氏秦桧虽未相认,但却极力提拔。

  林一飞未经过科举便能入仕,不过年的光景便做到枢密院编修,这己经是很不寻常了。

  余尧弼虽然不知晓秦桧与林一飞的真实关系,但却感觉到二人关系不一般,故而尽力维护。

  就在这时,只见秦桧出列,奏道:“陛下,礼部侍郎一职尚还空缺,臣举荐驸马安维轩身兼任,并主管报务司与知识产权司。”

  当秦桧话音落下之时,殿中陷入沉静之中,一丝杂音也没有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